活动专题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活动专题  >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6-06-07 10:07 点击量:4231

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对话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确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里程碑。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确立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制定了“十三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本报今日刊发的理论对话和思想评论,围绕如何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实质、如何把握和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如何发挥新发展理念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实践的引领作用等进行探讨。 ——编 者

  主持人

  人民日报理论部高级编辑 彭国华

  嘉  宾

  **校副校长 赵长茂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 黄承伟

  山东省委讲师团团长 孔繁轲

  中共贵州省铜仁市委* 夏庆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意义,可以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棋局”中来认识。*同志指出:“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新高度

  主持人:“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社会的伟大梦想,寄托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希冀与期盼。我们将在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交上“全面建成”的优异答卷。这是当代中国共产*人、当代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发展史的重大贡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和国家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这一步走好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有了更加雄厚的资本、更加扎实的根基。

  赵长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化一直是中国共产*和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价值目标与社会理想。从中国现代化演进的大逻辑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收官”和“新布局”这样承前启后的双重历史意义。具体而言,从现在到2049年的30多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全面实现的决定性阶段,“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阶段,同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的“新布局”时期。所谓“收官”,是指自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小康社会这一初级现代化建设目标以来,经过30多年的奋斗,小康梦将全面实现。所谓“新布局”,是指未来5年我们*要在巩固已有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为我国迈向中等发达国家导航指路,为更高层面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上行动能。可以说,“十三五”规划《纲要》执行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二三十年中国发展的后劲足不足,决定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得顺利不顺利。

  黄承伟:一个欣欣向荣的时代总有若干激动人心的标志性事件。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性事件之一。其重大意义,可以用四个“必将”来归纳:一是必将进一步巩固*的执*地位。在*的坚强领导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物质文明、*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必将进一步增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二是必将进一步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短短几十年时间,在一个贫穷落后、人口众多的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必将进一步展示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势。三是必将进一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将极大调动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四是必将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显著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孔繁轲:经过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艰辛实践,当代中国共产*人和中国人民将见证一段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从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到2012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性任务的完成,再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小康梦正一步步从理想变成现实。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作为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征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夏庆丰: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基础上,*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寓意深远。“建设”体现过程,“建成”强调愿景和目标的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以人为本、执*为民的理念,是我们*向全国人民的郑重承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一步、关键一步。

  目标指示方向、领航实践。*同志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基于这一认识,“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准确把握和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主持人:以“十三五”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为标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最后5年决战决胜的攻坚期、冲刺期。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纲要》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规划和设计了未来美好生活的宏伟蓝图: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应如何准确把握和贯彻落实这些新的目标要求?

  赵长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是我们*在洞悉国际国内最新发展动向、科学把握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例如,提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体现了我们*对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准确把握,体现了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经济规律的科学态度,也体现了我们*按既定目标前行的战略定力。提出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是贯彻落实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等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提出到2020年实现“两个翻一番”,绝不是单纯的数量概念,而是建立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和“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基础上的翻一番,内涵更丰富、要求更高。提出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表明全面小康不仅是物质的小康,而且是精神的小康。正如*同志指出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的强盛为根基的。提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体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更高目标。从*的十六大报告要求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到*的十七大报告要求“明显改善”,再到“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总体改善”,意味着我国未来五年生态文明建设将进入全面推进阶段,目标定位达到一个新的层次。

  黄承伟:邦畿千里,维民所止。*的十八大以来,*同志秉持强烈的为民情怀,就增进民生福祉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集中体现了这些重要论述的精神。*同志指出,我们要建成的全面小康,就是要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是“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的全面小康,是“干部清正、*清廉、*治清明”的全面小康,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全面小康,等等。可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全面推进*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要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成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加和谐、更加绿色并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社会。

  孔繁轲:这些新的目标要求,赋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更新的要求。标准上更高,体现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自主创新能力要全面增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要基本形成,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要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要绿色、低碳水平上升,等等。内涵上更丰富,体现为全面小康是创新驱动、协调推进、生态美丽、开放发展、人民共享的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是通过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小康。要求上更新,体现为实现全面小康不是新一轮大干快上,不能靠粗放型发展方式、靠强力刺激抬高经济增长速度实现“两个翻番”,否则势必走到老路上去,带来新的矛盾和问题。

  当前阶段,“补短”成为决胜全面小康的要诀。*同志强调:“如果到2020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标,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严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实现了目标。”

全面小康是全面发展、没有明显短板的小康

  主持人:“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当前,对于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和“北上广”这样的中心城市而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些基本指标已提前完成。但对于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这些地区的农村来说,“达标”的任务还很重、时间很紧迫。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发展、没有明显短板。

  赵长茂:辩证看、务实办,可以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全面小康的一条原则。一方面,全面小康意味着覆盖领域、覆盖人口、覆盖区域等都要全面,一个方面也不能少,而且要相互协调。从现实来看,全面小康的短板在农村,重点难点是农村贫困人口;能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看农村贫困人口能不能如期全部脱贫。另一方面,全面小康不是指所有方面,更不是所有人都整齐划一地达到同一小康水平,可以理解为“有底线,不封顶”。所谓“有底线”,是指到2020年,所有领域、地区、人群全部要达到一定的目标,如农村贫困人口要全部脱贫、“两个翻一番”目标要实现、生态环境质量要总体改善等等;“不封顶”,是指有些领域、地区和人群现在已经实现甚至超越了全面小康的目标要求,进入了“后小康时代”,要鼓励支持他们继续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黄承伟:的确,我们对全面小康的理解一定要全面、辩证,不能机械理解、搞“一刀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全国各个地区都要迈入小康社会,而不是一部分地区进入小康社会,其他地区还处在贫困状态。但这并不等于说所有地区在同一天迈入小康社会。地区之间存在发展差距十分正常,只要把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就不会妨碍实现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我们确立的全面小康目标是全国性的目标,比如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是从全国范围来说的,充分考虑了地区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的差距及其缩小趋势,不是说所有地区、所有市县、所有人都要实现“两个翻一番”。再比如,现有全部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只要现有的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全部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就意味着他们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了全面小康社会。

  孔繁轲:我国古人说,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同样,全面小康不是“平均主义”,不是所有人收入水平、生活质量“无差别的同一”;也不是所有地区发展水平“千篇一律”;更不是所有区县、乡镇、村同步进,人人“齐步走”。我们允许适度且合理的收入差距、发展差距,鼓励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差异化、多样化发展。但是,确保每一个地区、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个体达到小康水平,而非过去一些人讲的“人均”达到小康水平,是必须坚持的底线。

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创新理念是社会发展变革的先导。*同志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实践

  主持人:新形势、新任务是理念创新的“风向标”。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相应地,指引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也需要与时俱进、实现创新发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为我们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供了根本指引。

  赵长茂: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创新发展理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新思路。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将成为发展的主要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为我国体制创新、新发展动力塑造提供有力支撑。协调发展理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新方法论。协调发展理念不仅强调要还以往发展的历史欠账,更强调在统筹协调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环节中增强发展后劲。绿色发展理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基本方向。“黑色”是传统工业化、现代化的基本色调,从“黑色”转向“绿色”是新型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中强调绿色发展,体现了这一必然要求。开放发展理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新视野。根据世界银行2008年发布的一份报告,全球有13个经济体实现了持续25年以上的高速增长,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实行对外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在“引进来”的同时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共享发展理念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价值取向。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持共享发展,加大公共服务供给力度,为全体人民提供积极稳定的预期和日益丰富的共享成果。

  孔繁轲:新发展理念是贯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灵魂和主线,是事关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指挥棒”。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全面小康建设,要把握新发展理念的整体性。创新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动力来源,协调发展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更高要求,绿色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开放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共享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价值取向。这五个“手指”,缺一不可。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全面小康建设, 要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崇尚创新,摒弃“唯GDP论”,挖掘发展潜力、厚植发展优势、开拓发展境界;注重协调,摒弃“零和”思维,补齐短板,增强发展后劲;倡导绿色,摒弃拼资源拼消耗的路子,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深化开放,摒弃各自为战、闭门造车等做法,坚持内外联动、一体发展;推进共享,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黄承伟: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的短板不补齐,全面小康的成色就会大大降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最突出的短板在于农村还有5500多万贫困人口。打赢脱贫攻坚战,应充分发挥中国共产*领导的*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加快形成*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各级*委和*应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确保*策到位、项目到位、财*专项扶贫资金到位。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方略,做到“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完善东西部协作扶贫、定点扶贫机制,激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采取包干方式参与扶贫。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夏庆丰:理念一变天地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贵州铜仁将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充分发挥生态“长板”优势,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依托经济开发区平台,重点发展大数据、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加快形成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坚持走共享发展道路,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全面进步,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人民日报》2016年6月7日7版)

亚洲精品球迷的乃球50部在线观看蜜桃永久免费视频入口91在线永久观看直播链接链接https www永久免费在线观看视频AAAAAAAAAAA亚洲免费精-亚洲精品永久豆